策展人
林育世
林育世,1968年出生於台灣最南端的恆春半島,1990年國立臺灣大學大法律學系畢業,後赴巴黎第十大學哲學系博士候選人班研究,探討藝術表現中的時間性問題。自1998年返台後關注並投入臺灣原住民當代藝術現象研究與論述,並逐漸展開跨域文化研究與評論,現為相關領域資深獨立策展人、藝術評論及劇場評論。
偕同策展人
陳幸均
1969年生,目前定居台北,為獨立策展人,並任基隆市公共藝術委員,台北當代藝術中心協會、新北市眷村文化協會之理監事。所學背景為城鄉規劃,特別關注於社區參與、環境議題及藝術與公共空間之間的關係,曾發起華山歴史建築群保存運動,委展中央研究院公共藝術計畫「漫步於歴史之後」, 編製 「 文建會閒置空間推動操作手冊」。2015-16年擔任西安大華1935文化園區之藝術總監。
藝術家簡介
林舜龍
達達創意藝術執行長,留學東京藝術大學美術研究所和巴黎高等美術學院。1999年返台,長期從事藝術創作,是位擅長結合環境與生活空間藝術的專業藝術家。連續數屆受邀參加日本「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及「瀨戶內國際藝術祭」公共藝術,作品散見於台灣各大場域;林舜龍的創作理念常在實踐藝術與常民生活的參與連結,帶給地方居民新鮮與活力。其作品經常沒有功能性,體積像建築那麼大,但卻沒辦法居住,因為他認為作品是心理的場所,並非生活的場所。
景山健
「HERE-UPON,深切體會在此時、此刻發生的所有事物。」東京藝術大學美術研究所畢業,現為富士常業大學講師。其創作皆以自身所處的土地歷史、人文風情為主軸,深入探討「如何了解並記錄下此時、此地所發生的事物」,因此,深刻體會蘊涵於土地的故事,再轉化為作品,並將藝術場域與當地民眾緊密接合、在參與中不斷成長,一直是他所追求的創作方向。 他在越後妻有所規劃的河階煙火節即為最佳的例子,大家齊心協力於一年時間所準備的作品,結束於短暫的 33 秒,留下的感動卻是深刻萬分。
張詠捷
1963出生於澎湖馬公,1989年任職人間雜誌及張老師月刊攝影編輯,1991、1993、1995年三度獲行政院新聞局雜誌攝影金鼎獎,〈海島的呼喚〉於台灣美術館展出,並獲台北攝影節年度攝影首獎。1996年離職返鄉,1997年〈早安尼泊爾〉個展於台北市立美術館。2005年《食物戀》出版,獲中國時報開卷版年度十大好書、講義雜誌最佳美食作家。2008年獲雲門基金會「流浪者計畫」獎助,前往日本沖繩見學島嶼藝術文化,並拜野村流金城裕幸先生為師,學習三線古典音樂。2014年獲吳三連攝影藝術獎。
蔡宛璇
澎湖出生成長, 旅法數年, 現居北台灣。從事造型與影像藝術,素描與詩創作。其創作重心圍繞在探討城市風景與建築空間,以及人對於所居住的環境提出個人視域的重要性。創作媒介從裝置、圖像、錄像和詩文著手。她的錄像創作受實驗電影啓發,呈現開放性敘事空間或將風景轉變為內在活動的折射,時而與文字結合。著有個人詩文集「潮 汐」、「陌生的持有」。2004年起與聲音藝術工作者Yannick Dauby合作〈拾景人〉系列創作,陸續於台灣與歐陸,透過駐村、展覽、出版、錄像或小型演出等形式發表的駐地影音作品。近幾年也開展如:與表演藝術合作、社群與藝術的交會等創作空間。 2008年兩人共同成立回看工作室, 聚焦於聲音藝術推廣、公共藝術活動、社群藝術等項目的策劃與實踐。
Yannick
澎葉生(Yannick Dauby)是來自法國南部的聲音藝術工作者,研究與創作範圍包括電子原音音樂(eletroaccoustic)、音景(soundscape)與音樂人類學(anthropology),並持續於自然與工業環境進行錄音採集。2004年第一次來到台灣的Yannick,選擇以駐村的方式來瞭解這裡,「我不喜歡觀光,但我想認識台灣,甚至在這裡工作。」他說。自2007年起居住於台灣,於台灣各地進行田野錄音,這些錄音也是Yannick創作編曲的素材。他的創作主要建立在對生活環境的聆聽感知上,並且深受地域、地理及社會紋理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