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年」是一個微妙的時間尺度,它遠遠長過人的一生,卻只是國家、文明、社會的歷史長河中之一踽,透過「一百年」的時光切片,吾人得以鑑往,亦可知來。
國立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與德國威察設計博物館 Vitra Design Museum 合作策劃「百張經典設計椅」特展,透過「椅子」此一尋常的傢俱,引領觀者進入現代社會「物質文化」的時光長廊,探察「工業設計」、「精神美學」與「時尚風格」彼此動人心弦、激盪競合的文明軌跡。
回顧傢俱設計史,曲木傢俱在十九世紀後半因為適合大量生產而流行,設計在二十世紀初期的文化發展開始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荷蘭建築與工業設計大師 Gerrit Rietveld 設計了線條簡單的傢俱,包浩斯設計師 Marcel Breuer 則推出史上第一款鋼管椅,此種輕盈的造型後來成為許多設計的靈感來源,啟發了率先使用合板材質的芬蘭設計大師 Alvar Aalto,也讓法國設計大師 Jean Prouve 採用過去僅被用於航太產業的技術與材料。
二次大戰之後,美國設計師開始與產業界緊密合作。Charles Eames、Eero Saarinen、 Harry Bertoia 等設計大師為美國家庭發想了適合量產的傢俱設計,「設計」儼然已成為日常生活的關鍵元素。當時的歐洲,傢俱設計的主要發展地為北歐及義大利,目標與美國一樣是製造出讓一般大眾更能親近的設計師作品。北歐設計師 Hans Wegner 與 Arne Jacobsen 是製作木頭傢俱的先驅;而義大利設計師則將設計重點轉向如塑膠等更為新穎的材質。
這些新材質的可塑性及其所發展的新樣式在 1960 年代讓創作的想像力恣意奔馳。普普藝術(Pop Art)提供設計靈感的來源,設計師盡情玩弄形式與色彩,孕育出極富創造性的想像, Verner Panton 與 Joe Colombo 這兩位設計大師,堪稱是這股潮流的重要代表人物。1970 年代,設計師變得更為激進,開始與現代主義採取對立之姿;而如 Memphis 或 Archizoom 等設計團體強調形式本身的趣味與魅力,更甚於作品的功能。
1980年代的特色則是同時探索個人主義及多元性,帶來各種前所未見的風格。知名設計師 Philippe Starck、Ron Arad 與 Gaetano Pesce 等人是引領這股潮流的代表人物。傢俱設計到了二十世紀的末十年,轉為探索簡約而創新的造型與材質,建築大師 Frank Gehry 與極簡主義大師 Jasper Morrison 正是此時期的重要人物。然而,想像力仍是形式概念不可或缺的準則,同時考量設計的功能性與量產需求的設計鬼才 Ron Arad 與 Marc Newson 的作品就是仍懷抱想像力的最佳證明。
這次的展覽除了展出設計名椅,還搭配展示相關的設計圖、草稿以及文件,使參觀者能在觀展過程中獲得關於展品詳細的資訊,以及窺見傢俱設計各階段的不同風貌,而介紹其中某些名椅製造過程的精彩影片也將帶領觀展者深入探索各種不同的生產技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