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資訊
講師:
陳冠瑋 / 偶然設計 趙尉翔、曾令理 / 沈庭增 / 蕭有志
總時數:
8 hr
報名費:
$2400
授課內容
在各種藝術領域中,
建築以材質、色彩、構造、設備等元素,
將土木磚石乃至玻璃、金屬、機器等結合為造型與空間一體兩面的人造物。
它像是皮膚與衣物之外的第三個身體皮層,
引導風與水的流動,
夏季隔熱冬季保暖,
調和身體與自然的關係。
建築中也生成了光與影,
讓時間依附著空間,
讓生命的流逝成為生活的儀式。
建築也涵融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讓抽象的親情成為具象的「家」。
是的,建築的藝術難以言喻,
因為它與生活最為貼近。
在這項古老的藝術中,
我們不只是台下觀看的觀眾,
而是生活其中的主角。
-蕭有志
本次課程邀請到兩組X Site的設計團隊,
與X Site的評審團成員,也是建築家與策展人的蕭有志老師,
從自身的角度出發,
帶領大家抽絲剝繭的分析建築與藝術之間錯綜複雜的關係,
而在最後一堂課,三組講者將會齊聚一堂,
與大家深入的討論,探索藝術在空間中的本質。
建築以材質、色彩、構造、設備等元素,
將土木磚石乃至玻璃、金屬、機器等結合為造型與空間一體兩面的人造物。
它像是皮膚與衣物之外的第三個身體皮層,
引導風與水的流動,
夏季隔熱冬季保暖,
調和身體與自然的關係。
建築中也生成了光與影,
讓時間依附著空間,
讓生命的流逝成為生活的儀式。
建築也涵融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讓抽象的親情成為具象的「家」。
是的,建築的藝術難以言喻,
因為它與生活最為貼近。
在這項古老的藝術中,
我們不只是台下觀看的觀眾,
而是生活其中的主角。
-蕭有志
本次課程邀請到兩組X Site的設計團隊,
與X Site的評審團成員,也是建築家與策展人的蕭有志老師,
從自身的角度出發,
帶領大家抽絲剝繭的分析建築與藝術之間錯綜複雜的關係,
而在最後一堂課,三組講者將會齊聚一堂,
與大家深入的討論,探索藝術在空間中的本質。
|課程大綱|
第一堂 / 蕭有志-依附生活的藝術
第二堂 / 沈庭增-藝術如何浸染建築
第三堂 / 偶然設計+陳冠瑋-真實物質空間的存在
第四堂 / 藝術空間對談講座
課表行程
日期
時間
地點
主題
講師
時數
第一堂 / 蕭有志-依附生活的藝術
日期
2018-03-22 (四)
時間
19:30 - 21:30
地點
學學4B
主題
第一堂 / 蕭有志-依附生活的藝術
講師
蕭有志
時數
2 hr
第二堂 / 沈庭增-藝術如何浸染建築
日期
2018-03-27 (二)
時間
19:30 - 21:30
地點
學學4B
主題
第二堂 / 沈庭增-藝術如何浸染建築
講師
沈庭增
時數
2 hr
第三堂 / 偶然設計+陳冠瑋-真實物質空間的存在
日期
2018-04-03 (二)
時間
19:30 - 21:30
地點
學學4B
主題
第三堂 / 偶然設計+陳冠瑋-真實物質空間的存在
講師
偶然設計 趙尉翔、曾令理
時數
2 hr
第四堂 / 藝術空間對談講座
日期
2018-04-12 (四)
時間
19:30 - 21:30
地點
學學4B
主題
第四堂 / 藝術空間對談講座
講師
陳冠瑋
時數
2 hr
講師
陳冠瑋
建築師
畢業於成功大學建築學系,先後在台南、台北從事建築、景觀規劃設計,案件類型包含別墅透
天、集合住宅、旅館飯店、公共建築等方面。現執業於台南,期盼從家鄉開始改變,透過實踐進
而理解自己故鄉的脈絡與文化。
偶然設計 趙尉翔、曾令理
偶然設計
趙尉翔
畢業於國立交通大學學士後建築組,後至瑞典Chalmers大學進行交換研究。曾於上海、臺北等地
從事都市規劃及建築設計,並參與藝術策展工作。長期關注國內外城市與建築環境發展,對於公
共空間、城市故事保留與創新、社會設計等議題感到興趣。相信美好公共空間能重新帶來城市魅
力,並以身為公民一分子實踐建築專業。
曾令理
東海建築學士畢業後就讀了研究導向的Cooper Union MArch2,以及側重技術與研發的 Harvard
GSD MDes - Technology。擅長變形裝置、材料應用與敘事設計,作品多元趣味,風格不限。相
信創作者的存在是為了找出事物的有用組合,輔助彰顯材料本身的特性,並且針對使用者設計體
驗,鋪陳事件記憶。現任職於倫敦海澤維克設計工作室。
沈庭增
沈庭增建築事務所主持人
畢業於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2016北美館X-Site《浮光之間》設計執行致力於以想像與真實打造全新的生活場景及建築空間,改變人在空間中的狀態。
我們同時重視真實性及抽象性,以探索未知的態度與視角著手景觀、建築、室內設計,針對不同類型與規模之案件,深入挖掘其需求之內部本質與基地之外部狀況,找尋最適切的形式與材料回應其生活最大可能,透過保持平衡的整合與細緻的琢磨,企圖追求具整體性、藝術性及超越性之建築。
蕭有志
實踐大學建築設計學系系主任
1974年生,Cranbrook Academy of Art 建築碩士。創立大合設計及Design Laboratory,
在方案、教學、創作、非營利工作營四方面同步實踐他所提出的「大量交織」的理念。
嘗試以微型空間創造做為都市設計的手段,
跨方案的連結各種人、事、物等資源並轉化過剩為養份,
視設計力為主動轉變社會的動能。近年亦涉入多項藝術計畫及策展工作,
目前為實踐大學建築設計學系專任助理教授及系主任。
FAQS
-
請問如何辦理退課及轉課呢?如因個人因素無法參與課程者,請參閱下列相關說明 ⊿ 課程經報名完成付款後,將扣除課程費用之5%作為辦理退/轉課之手續費。 ⊿ 開課日當天即不接受退/轉課申請。 如因學學或其他氣候因素而無法參與課程者,無論天數,將可全額申請退費。
-
請問上課是否有特別需要注意的事項呢?為尊重智慧財產權,請留意課程進行時無法錄音、錄影。
已結束報名